作为国家合规碳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正在收紧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 它引入了年度碳排放强度的全球基准措施。 由于碳核算系统的广泛采用,它采用了这一措施。
单行条例
在中国,生态环境部(MME)目前管理着全国碳市场。 基准的收紧凸显了其排放交易体系市场结构的逐步演变。 不断努力使系统更加强大将导致新的法规。
中国全国碳市场目前仅涵盖发电领域。 然而,它仅占该国排放量的 40% 左右。 燃煤电厂占电力部门排放量的 97% 以上。
燃煤电厂被分配了一个排放基准。 它将基于强度,取决于其生产单位的类型及其各自的性能。 它将确定每兆瓦时发电允许排放的碳排放量。
排放强度超过基准的燃煤电厂必须抵消其排放。 他们将不得不购买名为“中国排放配额”(CEA)的证书。 相反,排放强度低于基准的实体将能够出售 CEA。
政治工具
中国的第二个履约期也将采用两年的报告周期。 这将追溯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履行的 2021-2022 年二氧化碳排放义务。 MOEE 将第二个合规期的指南的采用推迟了几个月。
这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 CEA 交易的低流动性。 政策的明确性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增加流动性。 然而,对交易量和价格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
MEE 还为 2021 年引入了一个名为“平衡点强度”的新指标。 它对应于给定年份和给定类型的生产单位生产的每单位能源的平均排放量。 这个数字是给定年份排放目标严格程度的指标。
该机制将作为收紧或放宽年度排放上限的政治工具。 它还将作为 CEA 交易所的更广泛的市场指标。 将参考强度设置在平衡点以下会产生免费的排放配额赤字。